甘蔗眼斑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对甘蔗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性。该病不仅能够影响甘蔗产量,还会降低蔗糖含量,影响甘蔗品质。下文为大家介绍了甘蔗眼斑病的受害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供农户们参考。
受害症状:
眼斑病主要为害甘蔗叶片与蔗茎顶部。
1、叶片受害状:最早的病状是在嫩叶上出现水渍状小点,4~5天后,扩展为宽3~6mm,长5~12的长园形病斑,其长轴与叶脉平行,病斑中央红褐色,周围具一草黄色狭窄晕圈,形状很象眼睛。随后病斑顶端出现一条与叶脉平行的坏死条纹,这些条纹皆向叶尖方向伸延,很少向叶鞘伸展,颜色初呈草黄色,后变为红褐色,长约6~9cm,宽度亦比原来眼斑略大,群众称之为“黄鳝斑”。条斑引致组织的坏死,比眼斑100倍左右。6~7后,多个眼斑和条斑往往互相联合,使大片的叶组织枯死。
2、蔗茎受害状:在适宜的条件下,感病品种的嫩叶与嫩茎很快枯死,从而发生梢腐。整丘蔗田可以在两周内由正常青绿色变为显著的褐色。由于发病中心内的大部分植株已死亡,故很易看到发病中心在蔗田中的分布。眼斑病一般很少在叶的中脉或叶鞘上发生,但最感病的品种有时在蔗茎上也会发生长条形红褐色病斑。
发生规律:
甘蔗眼斑病病菌生长温度20~32℃,27.4~32℃最适。孢子形成适温20~25℃,32℃时不产生孢子。分生孢子在清水中30分钟至2小时便萌芽,从两端的细胞先萌发。
在春植和秋植蔗兼种的地区,田何终年有甘蔗生长,病菌互相传播,不存在越冬间题。在单一春植蔗地区,病菌可在上季遗留于田间的病叶中越冬,引起初次侵染。分生孢子落在甘蔗叶片上,遇到雨水或露水便萌发,从气孔或直接穿过泡状细胞入侵,侵染叶片较幼嫩部分。在适宜病菌生长的条件下,病菌繁殖很快,侵染周期很短,5~7天菌体在病斑内发育成熟,并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
偏施、重施氮肥的蔗田发病重。秋冬植甘蔗比春植甘蔗发病重。靠近水沟边的蔗株发病也重。
防治方法:
1、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因此选用抗病品种。
2、湿度是决定病害是否流行的重要因素。高湿持续时间长或连阴天多,晨雾重,易暴发流行。
3、在甘蔗眼斑病发病轻的将病株叶片剪去烧掉;发病极严重的蔗田,病蔗已无挽救希望的,只好及时犁掉,将所有病叶残株烧掉,以免孢子飞散传播。
4、在甘蔗眼斑病发病初期可用0.2%百菌清或0.2%纹枯利、或1:1:100的波尔多液喷施蔗叶,每7~10天喷施一次,可抑制病情发展。
热门资讯
HOT NEWS
热门视频
HOT VIDEOS
推荐
Origi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