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茱萸让杭州建德洋尾片农民增收1800万

2018-05-21 20:10来源:   作者:

  “去年,我们种植吴茱萸增收了十几万元,这比外出打工还挣得多。” 聊起中草药吴茱萸,杭州建德梅城镇滨江村村民童再生格外开心。

  2017年,梅城洋尾片四村的吴茱萸种植总面积超过2000亩,产量超过120吨,总产值1800万元,农户们凭借种植吴茱萸走出了一条成功的增收之路。

  吴茱萸的市场走俏使得不少农户纷纷回乡种植。今年以来,吴茱萸的种植面积增加了30%。面对兴起的吴茱萸种植浪潮,梅城镇农技员老蔡隐隐有些担忧:还停留在“靠天吃饭”阶段的山村农户,能经得起如此的“孤注一掷”吗?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梅城镇立即组织调研团队,赴淳安、磐安的药材市场进行实地走访。并以杭州“百千万”蹲点调研工作为契机,整合多方资源,联系药材产业专家,为梅城吴茱萸种植产业“问诊把脉”。经过对市场的分析研判,梅城镇发现,看似欣欣向荣的吴茱萸种植经济,实则问题不少:一方面吴茱萸的价格波动太大,每市斤40元—200元不等,而农户没有定价权,一旦下游买家出现问题,产量再好也可能血本无归;另一方面,村里农户“各自为政”,大多数仅凭借经验零星种植,抗风险能力不高。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石。为了守护低收入农户增收的“钱袋子”,实现洋尾片“梅城镇经济后花园”的定位,一开年,梅城镇便在农户中推行“合作社+企业+农户”的经营模式,为农户增收保驾护航。

  “各自为政”不如“抱团共赢”。镇党委发挥组织优势,发动党员致富能手、吴茱萸种植大户,牵头成立中药材种植合作社,引导农户以土地入股合作社,以合作社为平台,为农户提供多方面信息、技术,引导他们种什么、怎么种、怎么采收等,避免盲从。同时,以党委、政府为主体加强与药企对接联系,按照对方需求购苗、栽种、管理,解决了卖给谁的问题。“合作社+企业+农户”的经营模式成型后,通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来推动梅城中药材产业规模化发展,解决农户的后顾之忧,带动更多农户走上致富创业路。

  同时,中药材种植合作社绝非简单地将农户从“靠天吃饭”中解放出来,让其“摊手”赚钱,更要让“技术”扎根在农民心中。今年4月,建德市中药材产业协会吴茱萸分会在梅城镇滨江村召开第一次大会,中草药培训班也应运而生。

  “单一的中草药抗风险能力差,多元化套种可以根据市场行情规避部分风险。采用茶叶套种吴茱萸的形式,可以在纵向增加产量的同时,横向拓展优化产品结构。”在滨江村的文化礼堂里,滨江村当地党员种植专家蔡开鸣专程开设了套种课堂,以党员先锋力量带动农户高效种植、套种中草药,现场指导把脉种植情况。

  “现在的吴茱萸种植政策好了,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我们就能真正实现产业兴、乡村旺。”滨江村党委书记吴志成表示。如今的梅城洋尾小山村,一首“产业兴旺歌”越唱越嘹亮,乡村振兴的生动画卷正徐徐铺开。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