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助“我”奔小康

2015-06-19 18:01来源:中国畜牧网   作者:

  走进贵州独山县影山镇黄桥村,宽阔平坦的通组公路宛如一条白色的丝带萦绕在青山绿叶间,一幢幢别墅式的小洋楼错落有致地掩映在其中。

  每天,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射在这座小村寨时,宁静的村庄便开始热闹起来。

  “听说这村子的仔猪长势好,今天来瞧果然名不虚传,我先预定20头,过两天我派车来拉。”

  “大家轻一点,快把仔猪装上车,我要赶着回湖南。”

  “今天又卖了30头,以每斤10元算,我又赚了几千元。”

  最近7年来,黄桥村的每个早餐都是如此的忙碌,而这都源自于该村的仔猪产业。

  “贵新高速公路、210国道从我们村穿境而过,城乡公交每天30余次往返于此,交通很方便。”该村村支书文际培介绍,仔猪产业不断壮大,不仅得益于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还有村民们多年的养殖基础。

  本世纪初,尽管黄桥仔猪就已小有名气,然而,由于村民开始都是各自为阵,零散销售,效益不明显,以致仔猪养殖始终不成规模。连年的缓慢发展让黄桥人意识到,大家只有抱团,才能走得更远。至2008年,顺势而生的黄桥村仔猪产销合作社,逐步打开了该村仔猪产、供、销网络,养殖户随之多了起来。到2015年,该村养殖户已达550户,占全村83%。

  “1998年我就开始养殖仔猪,但只是小打小闹,收入仅能维持家里日常开销。销路打开后,我和很多村民一样,逐年扩大养殖规模,2014年,纯收入达到20余万。”黄桥村村民李政有说这话时,高兴之情溢于言表。

  李政有说,原本只是作为副业的仔猪养殖,现在已成为他们一家共同的事业。现在的他不仅住上了洋房,还开起了小车,同时计划着寻找合适的场地扩大养殖规模,将养殖进行到底。

  当问及是否担心养殖技术上的问题时,李政有说,县委、政府很关注黄桥发展,多年来,县农业部门一直都为村里配备有专门的畜牧员,免费为仔猪防疫、看病、打针,他们不仅和村民处成了好朋友,还教会大家很多实用知识。县部门和合作社双管齐下的服务,让村民更有信心。

  经过市场的洗礼,黄桥仔猪的“名号”越来越响,村民开始有了品牌意识。在村两委班子积极“谋划”下,2010年,“黄家桥”仔猪商标成功注册。

  到2013年,黄桥村以李政有为代表的养殖大户已达到30多户,能繁二元母猪800余头,年产值达740多万元,年出栏肥猪450头,产值70余万元。但与2012年相比,增速并不明显。

  聪明的黄桥人再次意识到,想要更进一步,还需借力发展。于是,他们充分利用已经建立起的品牌,纷纷争当仔猪“经纪人”,不仅自己养殖,还发动边远村寨村民饲养二元母猪,将其所产仔猪进行代售。此举降低了生产成本,形成了双赢局面。

  2015年,该村仔猪养殖户已从2014年的400余户增加到550户,全村共有母猪650头,年产仔猪7800余头,远销湖南、四川、云南、湖北、安徽和两广,年产值达250万元以上。

  黄桥人的聪明,在于他们懂得争取并快人一步。近年来,在村支书文际培带领下,该村积极争取到“一事一议”“美丽乡村·四在农家”等项目资金200多万元,建设了通村、通组公路11公里,使得全村在全县率先实现了硬化公路“组组通”,一方面带来了村容寨貌的显著变化,一方面极大地助力了该村的农业产业发展。

  说到产业,除仔猪外,黄桥葡萄也早已驰名县内外,不仅种植户占全村95%,还创办了两家葡萄种植合作社、一家葡萄酒厂,产品远销贵阳、遵义、广西、重庆、四川等省内外大中城市。今年该村葡萄种植面积达5600亩,总产量达1万吨,以每公斤4元计算,产值将达到4000万元。

  如今,“品黄桥葡萄,吃黄桥仔猪”的顺口溜在独山内外广为流传,大力发展仔猪养殖、葡萄种植已成为该村致富的两大“法宝”。该村计划着要建立两家大型的“二元母猪养殖场”,将“黄桥仔猪”这块牌子做大做强;要扩大葡萄种植面积,以每年1200亩速度递增,力争到2017年达到10000亩,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专业村。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