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1548号建议的答复

2017-08-30 15:50来源:农业部   作者:未知
 
下载文件:  农办议〔2017〕206号.CEB


杨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生态农业发展,有效治理农村面源污染的建议”收悉。经商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强生态农业法制建设

  近年来,生态农业法制建设不断加强,《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农产品产地安全管理办法》《农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都从不同角度对生态农业发展做出了相关规定,为生态循环农业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此外,《土壤污染防治法》也被列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已在制定过程中。截至目前,全国21个省份出台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规章,11个省份出台了耕地质量保护规章,13个省份制定了农村可再生能源规章,甘肃省颁布了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条例,地方性法规体系不断健全。下一步,我部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借鉴各地好的经验和做法,研究并联合有关部委共同起草《生态农业法》,尽早提交国务院法制办、全国人大法工委,尽快进入立法程序,使生态农业发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推动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关于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2015年初,我部出台了《农业部关于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以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严格控制农业用水总量,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地膜、秸秆、畜禽粪便基本资源化利用)为主要目标,切实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农业生产生态环境。近年来,我部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在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方面,我部印发《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示范工程建设规划(2016—2020年)》,选择受农业面源污染影响突出的重要水源区和环境敏感流域,推动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2016—2017年,在江苏等9省份投入11.9亿元用于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实施农田面源污染防治、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水产养殖污染减排、地表径流污水净化利用等工程建设。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面,2016年,我部会同财政部投入10亿元,在河北、山西等10省(区)90个县,按照“整县推进、多元利用、政府扶持、市场运作”的原则,开展了秸秆综合利用试点。2017年,中央财政将安排资金20亿元支持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以全国600个生猪、奶牛、肉牛养殖大县为重点,通过财政“以奖代补”方式支持规模养殖场和粪污集中处理服务设施建设,补贴畜禽养殖废弃物就地就近资源化、能源化利用,带动全面实现畜禽粪污资源化处理,推动形成农牧结合和种养循环的发展模式,构建规范化处理、市场化运营和社会化服务相结合的新格局。在可降解地膜推广方面,印发《农膜回收行动方案》(农科教发〔2017〕8号),围绕“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督促各地加强农膜污染治理,提高废旧农膜资源化利用水平。今年我部拟在甘肃、新疆、内蒙古3个重点用膜区,选择100个覆膜面积10万亩以上的县,建设回收利用示范县。在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方面,2014—2016年,我部会同财政部安排中央财政专项资金41.56亿元在湖南长株潭地区170万亩耕地实施重金属污染修复及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试点工作,为我国耕地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依托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项目,在湖南、湖北等省(区、市)建立了9个重金属污染耕地治理示范区,针对各个治理示范区的污染特点,积极探索以农艺措施为主体的治理技术的示范和推广。下一步,我部将继续探索重点区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有效模式,进一步做好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普查和治理修复,加大农业清洁生产、种养结合、农牧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力争使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受损生态环境和重金属污染耕地得到有效修复。

  三、关于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针对部分地区过量施肥、盲目施肥、肥料利用率偏低等问题,2005年以来,中央财政累计投入近90亿元,组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目前,项目县(场、单位)达到2498个,基本覆盖到全国所有县级农业行政区,2016年技术推广面积达到16亿亩次。通过项目实施,基本摸清了土壤养分状况,普及了科学施肥技术,增强了农民科学施肥意识,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收和节能减排。2016年,我部在全国选择有代表性的500个县(场、单位)做好土壤检测和肥效验证等基础性工作,加快测土配方施肥成果应用。全国发布各类作物科学施肥配方1万多个,配方肥已占主要粮食作物用肥总量的50%以上。2017年,我部开展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在果菜茶种植优势突出、有机肥资源有保障、有机肥施用技术模式成熟、产业发展有一定基础、地方有积极性的100个重点县(市、区)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下一步,我部将继续深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扩展实施范围,由粮食作物扩展到设施农业及蔬菜、果树、茶叶等经济园艺作物。推进农企对接,加强与中化化肥、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等合作,在粮食主产区和园艺作物优势产区开展更大范围的配方肥进村入户。推广应用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推进农机农艺结合,因地制宜推广机械施肥、滴灌施肥等高效施肥技术,优化氮磷钾配比,促进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的配合,提高肥料资源利用效率。推行用养结合、农牧结合生产方式,推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鼓励使用生物有机肥,提升土壤养分供给能力。

  四、关于总结推广传统农业中形成的生态农业技术

  农耕文明是中华文明的基石,我国传统农业始终秉承协调和谐的三才观、趋时避害的农时观、辨土施肥的地力观、御欲尚俭的节约观、变废为宝的循环观,稻田系统、桑基鱼塘、轮作互补、庭院经济等传统的生态循环模式,更是我国历经千载而“地力常壮”的主要原因。当前,我国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必须在汲取传统农业精华和借鉴国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运用高新技术、科学管理、现代装备等现代文明成果改造传统农业。近年来,我部以试点示范为平台,总结推广生态循环型集成技术,推进生态农业发展。2014年起,我部在山西、内蒙古等13个省(区、市)启动实施了现代生态农业基地示范建设,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园区、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载体,从区域最突出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入手,按需配置低碳循环、节水、节肥、节药和面源污染防治的技术和设施,开展了稻虾共生、合理轮作、种养结合等多项技术的研究示范,探索总结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下一步,我部将进一步加强对传统农业模式的研究,继续汲取传统农业的精华,运用高新技术、科学管理、现代装备、组织经营方式创新等现代文明成果改造传统农业,总结推广一批成熟实用、便捷高效的生态农业技术模式。

  感谢您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关心,希望今后继续给予关注和支持。

  联系单位及电话:农业部科技教育司010—59193068

                          农业部

                           2017年8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