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养殖 鱼虾丰产——来宾发展生态渔业见闻

2020-12-31 16:50来源:农村部   作者:未知

  11月,桂中大地鱼米飘香。来宾市兴宾区创建国家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通过农业农村部组织的验收,成为广西首批2个通过验收的县(市、区)之一,标志着全市渔业健康养殖迈上新台阶。

  近年来,来宾市利用其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加快渔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兴宾区创建国家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为契机,大力发展设施渔业、稻田综合种养、大水面净水渔业,探索多元化、现代化渔业养殖模式,走出一条绿色、生态渔业健康养殖发展的新路子。

  多元发展稻渔综合种养 

  冬季,稻田收割后,农田“闲”了下来。在兴宾区五山镇,稻田经冬不闲,“浅围沟”里的小龙虾肥美活跃。

  今年,来宾市借助在兴宾区五山镇建立的“桂建芳院士工作站”和“广西兴宾小龙虾科技小院”技术支撑平台,推广“浅围沟”稻田综合种养模式,采用挖浅沟、筑埂、设网、安装进排水等措施,对稻田进行改造后,得以利用冬闲田反季节养殖小龙虾,促进稻田生态种养综合效益的提升,取得了“稳粮、促渔、提质、增效、生态、节能”显著效果。

  目前,来宾市稻渔综合种养面积已达1万多亩,实现年产优质稻7500吨,年产小龙虾、禾花鱼、田螺等水产品3000多吨,实现稻渔综合总产值1.3亿元,其中稻米品牌“北回桂稻”和水产品牌“三利小龙虾”双双荣获供港产品STC认证。

  加快工厂化循环水产养殖 

  在兴宾区王元村的陆基圆形池循环水生态养殖示范基地里,一个个圆形池桶直径有10米,造价不过1万元。增氧、过滤、尾水处理设施齐全,养殖废水直接用于灌溉蔬菜和柑橘。

  2018年以来,来宾市利用发展陆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造价低、见效快、节能减排的优势,作为扶贫产业项目进行推广,成功引进企业投资,开创了来宾市陆基循环水生态健康养殖新模式。该模式的引进,解决了水产养殖对池塘、水库等自然水域的高度依赖和渔业养殖尾水处理问题,实现“一水三用”。

  目前,通过示范基地与科研单位合作研发,该养殖模式已取得国家3项实用新型技术专利。今年,来宾市已建成陆基圆(方)形池5100立方米,预计可实现养殖年产量16万公斤,产值达430万元。在建的忻城县集装箱循环水健康养殖基地,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占地面积达500多亩,基地建成后,高位池将达1000个,年产优质鱼可达1.4万吨,其中销售鲜活水产品0.4万吨,加工鱼片原料1万吨,可安排200多个就业岗位。

  推广大水面净水生态渔业 

  来宾市境内有297.50平方公里西江水系、103条河流和总库容6.14亿立方米水库284座,可供水产养殖水域面积达1万多公顷。

  利用境内水系发达、水体丰富的天然优势,来宾市在三利水库等21座国有水库全面推广大水面净水生态渔业健康养殖。通过与第三方养殖企业合作,以修复水库生态为前提,全市建立大水面生态净水渔业核心示范区1.9万亩。示范区采取“以渔净水、以鱼保水”技术,搭建水库智慧水域生态资源管理系统,定期监测水库水质,科学地投放微生物制剂、滤食性鱼类和小型肉食性鱼类,通过轮捕轮放的养殖模式,发掘水库生物资源承载力,保证水产养殖的可持续性。

  2020年,来宾市大水面生态养殖面积达7.1万亩,全市水产品产量预计达6.3万吨,同比增长7.8%。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