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稳粮食安全重任 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

2020-11-25 15:38来源:农村部   作者:未知

  粮食生之于土,活之于水,长之于肥,土肥水是农业生产的根本。作为农业大省、粮食生产大省的河南,土肥水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十三五”以来,河南省土肥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三农”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农业农村部、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安排部署,紧紧围绕保障粮食安全、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大局,谋创新、抓机遇、固根本、强发展,全省化肥年使用量自2016年始连续4年实现负增长,耕地质量等级达到4.41,节水灌溉面积达2200多万亩,为持续稳定全省粮食生产提供了重要支撑。

  统筹规划科学引导夯实农业生产土肥水根基

  全面开展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制订、印发省级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集成小麦、玉米、蔬菜、果树等减肥增效措施与技术模式,安排部署测土配方施肥、种植业结构调整、有机肥替代、示范带动和信息服务五大减量行动,深入推进全省现代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通过科学引导、持续发力,河南省土肥水发展再创佳绩,主要表现为“两减三提”。“两减”,一是化肥使用量减少了。全省化肥年使用量自2016年开始,连续4年实现负增长,2019年化肥总用量较2015年减少约6.8%。二是面源污染减轻了。全省共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6.03亿亩次,亩均减少不合理用肥1.05公斤(折纯)。

  “三提”,一是肥料利用率持续提升。已收获作物化肥利用率达39.4%,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87.2%,较2015年分别提高约4个、12个百分点。二是耕地地力持续提升。推广各类秸秆还田、深耕深松等技术措施3.5亿亩次,耕地质量提升0.17个等级,达到4.41。三是水肥一体化推广面积持续提升。全省水肥一体化推广面积达530万亩,较2015年增加485万亩。

  扎实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河南省农业农村厅认真遴选试点县,试点县与实施主体签订项目实施协议,确保项目顺利实施。目前,河南省项目核心示范区与项目区外相比均减少化肥用量15%以上,创建果菜茶绿色产品基地56个,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带动110多万亩。

  稳步推进耕地质量提升。树立耕地保护“量质并重”和“用养结合”理念,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施用腐熟农家肥、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深耕深松等技术模式。目前,河南省建成国家、省、市、县级监测网点1250个,建立耕地质量提升示范区110多个。

  全面推进农田节水。建成水肥一体化示范区2万多亩,带动河南省水肥一体化应用面积达530万亩,实现亩均减少灌溉用水30%以上、减少用肥20%~30%,粮食作物亩均增产10%~15%。建立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70万亩,重点推广集雨补灌等旱作节水农业技术。

  树牢理念乘势而上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

  河南省土肥站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期间,河南省土肥系统将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推动土肥水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树牢“增产施肥、经济施肥、环保施肥、节水增产、节水增效、绿色发展”理念,在扛稳粮食安全重任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展现土肥水工作新担当新作为。

  抓好测土配方施肥与化肥减量增效。逐步构建测土配方施肥大数据平台,分区域、分作物制定发布主推配方和科学施肥指导意见;以“精、调、改、替”为技术路径,打造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培育以智能配肥、机械施肥服务为重点的专业化测土配方施肥服务组织,开展统测、统配、统供、统施“四统一”服务。

  抓好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加快推进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实施,实行任务清单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和实施主体;按照农业农村部有关要求,做好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考核,落实验收评价制度;鼓励试点县在政策体系、服务机制、技术模式上不断创新思路、健全机制。

  抓好耕地质量建设。继续做好耕地质量监测,增加“三区四情”监测点数量,完善监测网络和监测数据库,加快耕地质量监测数据处理及成果应用;继续开展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行动,推广增施有机肥、深耕深松等不同模式耕地质量提升技术,不断提高耕地基础地力。

  抓好农业节水技术推广。科学编制“十四五”发展规划,加快完善测墒灌溉、水肥一体化技术体系;大力发展旱作节水农业,示范推广集雨补灌、抗旱抗逆等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加大节水新技术研发力度,尽早形成一批简便易行、经济实用、群众接受度高的主推技术模式。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