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蝶变看边城

2020-10-21 17:55来源:农村部   作者:未知

  细雨蒙蒙,群山环绕。

  车在山路上行驶。道路两侧,花花草草在雨水的滋润下红得艳、绿得鲜。路的前方,隐隐可见黛瓦白墙,飞檐翘顶,一排排朝鲜族特色的民居在山坳里整齐排列。

  高岭村到了。

  “高岭村,必胜!”一下车,记者听到阵阵加油声从一列花墙后传了过来,靠近花墙探头一看,原来后面是一块平整宽阔的门球场地。一群年过六旬的老人犹如孩子一般,或专注挥杆打球,或拍手大笑,或争执不休。

  “没发挥好,没发挥好……”68岁的安英子嘟着嘴、摇着头走出场地,眼睛却笑成了一道缝。

  安英子来自南坪村。“平时都喜欢打门球,前不久两个村的老人们较起劲来,于是约了今天一决高下。”安英子告诉记者。别看是自发组织,但比赛还挺正规,分男子组、女子组和混合组。赛场上,老人们非常认真,自己一丝不苟,也容不得对手马虎,不时发生一些争执。但争执让观众们不时拍掌大笑,平添了更多的快乐。

  “以前啊,我们天天跟贫困较劲,现在是天天跟快乐较劲。”安英子哈哈笑着说,“日子好过了,没啥不开心的事儿,现在就是让自己每天高高兴兴的。”

  记者被老人们的快乐感动着。这份感动来自现场的笑声,更来自脱贫攻坚给当地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高岭村是和龙市脱贫攻坚成就的一个缩影。和龙市地处吉林省东部高寒山区,以往的40个贫困村有的交通不便,有的资源匮乏,有的人口老龄化严重,村集体经济普遍薄弱。

  脱贫攻坚战让和龙市的变化天翻地覆。2019年年末,和龙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全部清零。具有地域特色和竞争力的种植、养殖及旅游等196个项目,覆盖了所有行政村和贫困户。贫困户住房安全比率达到100%,参合率、养老保险参保率达100%。所有行政村及其重点村屯道路都实现了硬化,开通了客运班车。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得到保障,通讯设施达到了村村通……

  易地搬迁 贫困山村展新颜

  天公不作美,一片片阴云从远处的山顶压到了老人们的头顶,雨点大了,落得密了。

  比赛只好暂停。老人们有的躲在场地边的花架下,离家近的则回到家里,等待雨后再战。高岭村村民李长活本来正准备出场,此时他望望天空,无奈地摇摇头,转身看到记者浑身湿漉漉的,马上热情地说:“快,到我家坐坐,避会雨。”

  村落整齐,道路在雨水的冲刷下干净得如镜面一般。庭院葱茏,红的是辣椒、西红柿,绿的是豆角、黄瓜……

  “进来,快进来!”李长活的老伴金顺姬招呼着记者。

  高岭村地处偏远,因处于山区,水土流失严重,洪灾、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频发。以往村民们主要种植一些传统农作物,收成不高,经济效益自然也不好。2016年,高岭村实施了易地搬迁,12个自然屯贫困户得到了集中安置,新建了139栋房子,像李长活一家这样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都搬进了新居。

  金顺姬拉着记者挨个屋介绍:“这是厨房,全部电气化;这是卫生间,有淋浴器和抽水马桶;这是光伏发电控制阀,可以调节每个屋的温度,想要几度要几度……”

  “以前的旧房子住了30多年,一到冬天,雪花都能从屋顶的缝隙里飘进来。”李长活说,“岁数大了,干不动活了,本想着对付住下去。没想到,这辈子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

  “不但住上了好房子,村里这路面也修得好。我们老人腿脚不太好,以前的路深一脚浅一脚,可遭了不少罪。”金顺姬抢过老伴儿的话茬,“村里还弄了合作社,养牲口、盖大棚,我们老两口啥也不用干,到年底就可以分红。”

  屋内老人聊着他们的幸福生活,屋外的雨渐渐地停了。

  “瞧,太阳出来了,雨停了。”李长活立马站起身,套上外衣,准备继续参加比赛。

  门球场上,又热闹起来。

  “还是干部们脑瓜灵活,易地搬迁不仅让我们住上了新房,每户获得10万元的拆迁费,更聚拢了人气,让四零八落的村庄集中起来。”安英子告诉记者,空心村经过重新整合,人口集中了,村民们经常可以聚在一起,聊聊天、打打球、跳跳舞,生活变得有滋有味。

  立足当下 种植养殖业就地生“金”

  快乐源于脱贫,脱贫源于产业。

  养驴,是高岭村的致富法宝之一。

  群山环抱之中有一大片平整的土地,高岭村养驴基地内,一头头毛色发亮的黑毛驴好奇地凑上前,歪着头向记者“问好”。

  “这里的气候非常适合养殖黑毛驴。”村书记金哲抚摸着一头小毛驴说,“秸秆是它的主要食物,它的粪便可以还田,形成良性循环。”

  记者看了看四周,基地有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和养殖区,标准化驴舍有12栋。这是和龙市产业扶贫的重点项目,开创了“共享农场”认养模式。

  开发公司利用扶贫资金负责具体操作,村集体获得相应比例分红,企业用工优先使用当地贫困户,金哲说:“村集体改变了长年无收入的困境,村民每年获得分红提高了收入,还为贫困户提供了就业岗位。”

  午后,阳光正好。67岁的刘洪芹在自家菜园里忙出了一身汗。老太太的菜园今年有了新变化。小白菜、茼蒿、油菜,一点化肥都不上。老人说,这样种出来的菜,城里人才爱吃。

  刘洪芹家住和龙市龙城镇泉水村,脱贫以来,老人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由于人均耕地资源少,大田种植盈利空间不大,和龙市因地制宜,以小种植、小养殖、小买卖等“六小”工程为突破,扶持贫困户脱贫致富。

  “政府给我们贷了5000元,不要利息,盖起了大棚,种几样小菜。规模虽然不大,但收成不错。”刘洪芹告诉记者,她在小种植上挣了钱,现在又尝试养猪,如今是肥猪满圈。

  此时,远在数十里外的八家子镇桑黄种植基地,徐明福正在一栋大棚里为长势喜人的桑黄浇水。

  桑黄,又称“森林黄金”,是国际公认的生物领域药用真菌。八家子镇地处和龙市东北,位于海兰江水域中游,是桑黄繁育生长的黄金地带。

  “基地现在已经达到了245栋的桑黄栽培规模,可以吸纳就业人员100多人,使镇里贫困人口人均年增收500元1000元。”八家子镇党委副书记王世明高兴地告诉记者,今年将继续完成桑黄大棚建设110栋,并将逐步延伸产业链,把八家子镇打造成桑黄康养特色小镇。

  一手抓易地搬迁“挪穷窝”,一手抓产业扶贫“换穷业”,在和龙市的乡村绿野,处处展示出美好的小康愿景。

  在福洞镇东新村长白山貂业养貂场,调皮的小貂在笼子里跑来跑去;在头道镇青龙渔业的养鱼池里,一尾尾花里羔子在水池里自在地游着;在东城镇光东村,有机大米名声在外;在西城镇金达莱村,一株株金达莱花静静地恭候游客……

  共享经济 盘活乡村“闲”资源

  光东村里,风吹稻浪。

  整个小村庄被一望无际的水稻田围绕,水草肥沃,鸟语花香。金秋的夕阳,让稻田泛着金光。

  稻花香里说丰年。“今年的收成也差不了。”望着眼前金灿灿的水稻,村民周梅浩感慨地说,“只要收成好,销路不成问题。加入共享稻田后,俺们只管种,不再担心销路,价格还比以前提高了10%!”

  海兰江两岸的土地肥沃,特别适合种植水稻。《新唐书》中曾记载“卢城之稻”就是指这片“平岗绿洲”所产的水稻,和龙市东城镇光东村就在这片绿洲上。

  水好、土好、光照好,这里产出的吉林大米营养高、口感好,但以往最大的问题还是销路问题。

  几十年来,周梅浩和很多村民一样,都是“靠田吃田”。但由于担心卖不出去,他们都不敢多种。守着“低效”的农田,生活也一直不见起色。

  “通过东西部协作平台,我们与宁波市鄞州区进行了建联,把好品质、健康、有机的大米共享给鄞州区人民,将最大收成、最大利润留给农户。”驻村工作队队员张晓蕾介绍,村里成立了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整合村内土地,将稻田划分成若干块,每块面积100平方米,产大米100斤,认领价格为1000元。几年来,村里不断扩大种植面积,辐射周围村屯,今年计划实施“共享稻田”2万块,保证基数不变的情况下,再翻一倍。预计总认领金额可达2000万元,有效带动全镇8个村及其他贫困村实现共同增收。

  截至目前,光东村创新开展的“共享稻田”模式,已累计推出1.4万块,实现销售收入1400万元,带动2195名贫困人口人均增收750元。

  共享稻田、共享庭院、共享毛驴……“共享经济”将本地优质乡土资源对外共享,已成为和龙市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探索出的重要路径。

  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夕阳西下,驻足于稻田中的观光长廊,只见远处的山脉连绵不绝。晚风更烈,稻浪翻滚,稻香扑鼻。

  这稻香中有今天的收获,也预示着更美好的明天……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