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访四扶”工作法助奉节摘掉戴了33年的“穷帽子”

2019-11-13 17:15来源:农村部   作者:未知
  新华网重庆11月12日电(陶玉莲)重庆市奉节县地处秦巴山区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贫困发生率一度高达13.5%,脱贫任务十分艰巨。近两年来,奉节县探索出干部走访、教师家访、医生巡访、农技随访“四访”工作法,以志智双扶推动志智双升,引导群众依靠自力更生实现脱贫致富取得实效。截至2019年4月,全县135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系统贫困发生率降至0.99%,成功甩掉戴了33年的穷帽子。

  干部走访“扶志”精准识别贫困户 

  据介绍,2017年以来,奉节县建立了市管干部带头走访、驻村帮扶人定期走访、网格管理员常态走访等“三个走访”进村入户制度。将全县划分为2105个网格,落实3664名网格员,建立县、乡、村三级网格体系,每个院坝都有网格员,每户家庭都有对接干部。县委主要领导带头走遍全县390个村(社区),摸排出“边缘户”“监测户”两类对象322户1088人。

  干部走访掌握情况后,对全县8700户自然条件特别恶劣的困难户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配套落实生产生活设施;对30000户能够通过产业脱贫的群众实施“一户一业”帮扶工程,打造“一人一亩高效田、一户一个标准园”,带动贫困户增收;对36700名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意愿的贫困户实施雨露技工、农村实用技术等技能培训,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对6300户因病致贫群众加大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慈善救助等帮扶力度,将符合条件的17160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农村低保,为13842名残疾人发放生活和护理“两项补贴”,为符合条件的4391名贫困人口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通过政策性兜底保障助推脱贫。

  奉节县五马镇弘扬村的贫困户魏某兵,父亲有眼疾,母亲和妻子患癫痫,本人残疾,两个女儿读小学,长期承受生活重压。奉节县开展干部走访以来,扶贫干部多次上门宣扬党的扶贫政策,鼓励振作斗志。在干部帮扶下,2018年魏某兵申请到金融扶贫小额信贷3万元,养殖8头猪、2头牛,当年收益1万余元;参加全县技能培训,考取4级电工职业资格证书,学会铲车驾驶和摩托车修理,闲暇时还流动修车补贴家用。

  据统计,2018年以来,708名领导干部回乡回访1826人次,召开宣讲会1005场次,上门开展扶贫政策宣传、扶贫项目推介、扶贫经验介绍,让贫困群众看到希望,切实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创办33个乡镇脱贫攻坚“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390个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通过抓示范、抓典型、树榜样、树模范,对脱贫态度积极、脱贫行动坚决的贫困群众进行表彰宣传,深入推进“身边的脱贫故事”微访谈,建立脱贫荣誉制度,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通过走访,将新发现的漏评群众及时纳入帮扶对象,目前奉节全县13.2万名贫困群众全部得到扶贫帮扶。

  教师家访“扶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奉节县集大山区、大农村、大库区于一体,辖区面积广,脱贫难度大。2017年以来,奉节把优质资源向农村倾斜,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辍学失学,积极探索创新了教师家访等家校共育机制,多管齐下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据介绍,奉节全县8634名教师和19591名贫困学生“结对子”,确保“零辍学”;组织老师为3.2万名留守学生和孤儿当好“临时家长”,开展心理辅导;组建“移动学校”99个,累计送教上门6000余人次,让356名重度残疾、生活无法自理的孩子在家平等享受教育。成立“放学加油站”,开展作业辅导、兴趣培训等个性化帮扶,确保学生晚走可留校、留校有陪伴。

  平安乡文昌小学三年级学生彭某有一段时间不按时上课、故意错答问题。班主任老师通过家访了解到,其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由爷爷奶奶在家照顾,平时沟通困难,长年累月下来,让他开始产生厌学情绪。针对这一情况,老师们上课多提问、多鼓励,下课多沟通,在多种努力下,彭某不再迟到、旷课、早退,并按时认真完成作业,积极主动回答问题,对学习不再有抵触情绪。

  据统计,2018年以来,奉节已实现全覆盖家访13.3万名学生,累计收集意见建议1.1万条。

  此外,奉节还探索出“三进一保”机制:邀请家长进学堂,协助学校日常管理,为教育发展出谋划策;邀请家长进课堂,组织“家长授课”“随堂听课”,促进教育质量提升;邀请家长进食堂,建立“家长值日”制,参加义工活动,监督学生餐饮质量。目前已累计邀请5000余名家长“进学堂”;1000余名家长“进课堂”,组织“家长授课”“随堂听课”,促进教育质量提升。保障从幼儿园到大学的“三免一补”教育资助体系全面落实,落实资金1.48亿元,资助10.7万人次,实现贫困学生无一遗漏。

  奉节县竹园中学九年级(一)班的家长陈某军是出了名的“犟拐拐”,长期是老师办公室的“上访户”,对学校工作也不支持。自从邀请家长进课堂、进食堂,建立“家长值日”制以来,每周星期二总能看到他在食堂忙活的身影。他也笑着说:“没想到自己也能为学校教育出点力,现在对学校教育是越来越放心、越来越满意了”。

  截至2018年底,奉节县义务教育辍学人数减少77.9%,小学、初中阶段巩固率达到100%。据奉节县社情民意调查显示,各中小学学生家长满意度近年来每年提升3­—6分,2018年度跃居重庆全市第一。

  医生巡访“扶弱”着力防止因病致贫 

  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群众牵肠挂肚的问题,尤其在边远山区,有的因病债台高筑、有的因病丧失劳动能力,从此陷入贫困。奉节县探索建立了引导卫生资源向农村流动的有效机制,统筹全县医疗资源,通过建立医生巡访等制度,让医生走到院坝去、把健康送到家门口,让群众小病少跑路、大病少花钱,缓解贫困群众看病难看病贵。

  据介绍,奉节县建立巡访队伍335支,3146名巡访医师对接8415户因病致贫家庭,每月送医送药上门;县医院专家和31个乡镇卫生院定期到院坝集中“义诊”1.5万场次,宣传医疗救助政策,免费开展健康体检,引导健康生活习惯;640名村医常态“送诊”,对小病及时上门服务,对慢病患者定期关怀关心。

  奉节县平安乡的刘某华最近一个多月,总是头晕、乏力、腹胀、口干,不晓得出了啥毛病。医生把脉问诊,初步认定他患了胃炎、胆囊炎,并建议他住院检查治疗。由于要供大女儿读书,刘某华看病就一直拖着,巡访医生告诉他,奉节县为贫困户准备了健康扶贫“五张网”,将建卡贫困户住院产生的医疗费的自费部分控制在10%以内。3月8日,刘某华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住进了平安乡卫生院。半个月后,他病好出院,医疗费共3838.6元,他自己只支付了126.31元。

  据介绍,奉节通过叠加居民医保、大病补充险、民政救助、健康扶贫基金、精准脱贫保和县级医疗救助六项政策,对经重庆市级平台结算后自付费用超过10%的部分给予二次救助,对患10类疾病且丧失劳动能力、不宜或不便长期住院的贫困患者每月给予100~300元医药费用。

  近来,奉节与阿里健康、西南医院等机构深度合作,搭建以互联网为纽带、分级诊疗为核心、实体医院为支撑的网络医院平台,群众在村卫生室就可以享受三甲医院诊疗,近三年累计为4000余人次提供远程诊疗服务,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县里看、重症连市院。

  据统计,2018年,奉节全县医生巡访130万人次,开展健康教育、健康体检、健康咨询服务等活动1.4万场次,每个贫困群众每年都有机会接受医生健康检查。对全县8415户因病致贫贫困户5轮全覆盖走访,建立健康档案8415份,根据病种分类施策,4184名因病致贫群众恢复劳动力。2018年以来全县累计救助9.12万人次,医疗总费用3.6亿元,其中居民医保、大病补充险、民政救助、健康扶贫基金、精准脱贫保“五张网”共报销2.618亿元,救助后患者平均自付比例为7.47%,因病致贫风险大大降低。

  农技随访“扶技”确保产业扶贫落地见效 

  长期以来,奉节县以种植红苕、玉米、土豆等传统作物为主,农村大部分青壮年外出务工,一些贫困农户有耕地无力耕种,加上传统种植业效益低,农户生产积极性普遍不高。近两年来,奉节县因势利导发展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并将农技随访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先手棋,在“授之以鱼”的同时更“授之以渔”,指导农民种什么、怎么种、如何卖出好价钱,助力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据介绍,奉节县聘请了西南大学、中国农科院等机构专家组建11个“顾问团”,分片分类指导产业结构优化,在低山带发展脐橙33万亩,在中山带发展油橄榄、小水果各13万亩,在高山发展中药材13.5万亩、有机蔬菜30万亩,改变了“守着绿水青山苦熬、抱着金山银山受穷”的局面。此外,奉节还统筹全县农业、科技等行业资源2439人,对376个涉农村(社区)实行包村服务,2212名“土专家”每人带动100户,在田间地头面对面讲解、手把手示范,借力“三变”改革,培育“小规模、多品种、高品质、好价钱”的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体系。

  目前,奉节县实现了集体经济100%覆盖建制村、主导产业100%覆盖贫困村、增收项目100%覆盖贫困户、利益联结100%覆盖贫困户。2018年以来,全县农特产品产品上行超过15亿元,全县脐橙、油橄榄、中药材及小水果产业累计带动1.93万户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据介绍,奉节现已形成“低山脐橙,中山油橄榄、蚕桑,高山蔬菜、中药材、烟叶”的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产业格局。截至2018年末,全县有市级以上认定或评选的有效期内农业品牌281个。2018年脐橙产值24.5亿元,带动7000余贫困户脱贫;油橄榄产值2000万元,带动3600余贫困户脱贫;中药材产值6亿元,带动4500余贫困户脱贫;其他水果产值3亿元,带动4200余贫困户脱贫。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