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蚕僵病防治技术

2016-09-25 14:26来源:   作者:杨春

  僵病是真菌性病害,在蚕的各个蚕期都有发生,其中以多湿季节的正秋蚕、晚秋蚕期发生较多。真菌病的种类很多,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病蚕尸体硬化,统称僵病或硬化病。病蚕尸体上长出白、绿、黄等颜色的分生孢子,分别称白僵病、绿僵病、黄僵病。另一类病蚕尸体不硬化,多在病处有硬块感感,菌丝和分生孢子也常在该处出现,如曲霉病。其中白僵病对蚕的致病性最强。

  一、病症

  蚕体感染白僵病的初期,健康蚕和病蚕从外观上无明显差异,随着病情的发展,部分病蚕皮肤上出现形状不规则,大小不一的油渍状或暗褐色病斑,有的病蚕在临死前还伴有吐液和下痢现象。蚕死后,先是尸体的头胸部向前伸出,蚕体松驰柔软,继而硬化,死后1—2天全身长出白色菌丝,最后从气生菌丝上生出白色粉状分生孢子,覆满全身。在蔟中或茧中的病死蚕,往往干瘪。蛹期发病,胸缩小,全身失水干瘪。

  二、发病规律

  白僵病的传染途径主要是蚕体屁夫接触传染,其次是创伤传染。传染源是病蚕和患病桑园害虫及其它野外昆虫尸体上的分孢子。分生孢子随空气,灰尘、桑叶等附着到蚕体上,在适宜的温度(24—28℃)和75﹪以上的相对湿度下经5—8小时发芽侵入蚕体内寄生,,当相对湿度在70℃以下,分生孢子不能发芽侵入蚕体。从感染到发病死亡,小蚕2—3天,大蚕期5—6天。白僵病各个龄期都可发生。特别是起蚕、熟蚕最易感染。

  三、防治措施

  1、彻底消毒杜绝病源。

  2、及时防除桑园虫害,防止交交感染。

  3、合理调节蚕室、蚕座湿度。

  在养蚕过程中,不喂或少喂潮湿的雨水叶、露水叶,勤除沙,蚕座多撒石灰和干操材料,加强通风排湿。

  4、药物防治:及时使用防僵药剂进行蚕座、蚕体消毒,在收蚁、二龄和三龄蚕起用小蚕防病一号(含多聚甲1.25﹪)撒于蚕体,四龄、五龄用大蚕防病一号(含多聚甲2.5﹪)撒于蚕体。及时除去病、死蚕,控制蚕病再传染。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