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关于印发安徽省“十三五”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
各市、县(市、区)农委(畜牧水产兽医局、水产局):
《安徽省“十三五”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是列入我委“十三五”规划编制体系目录的专项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安徽省农业委员会
2017年6月5日
安徽省“十三五”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2016-2020年)
二〇一七年六月
前言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把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中共中央、国务院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先后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制定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对各省市启动了环保督察巡视,并实行环保“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制,各级党政部门、各行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了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实施安徽省五大发展行动计划,促进农村生态环境改善,根据安徽省农业农村“十三五”规划总体安排,编制了《安徽省“十三五”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目录
一、现状与形势...1
(一)主要成效...1
1.农业发展方式有所转变...1
2.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不断推进...1
3.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多措并举...2
4.产地土壤环保基础性工作逐步强化...2
5.典型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模式初步构建...3
6.农业生物资源保护初见成效...3
(二)面临的机遇.....4
1.绿色发展已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4
2.农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5
3.社会公众的农业生态意识日益增强.....5
(三)面临的挑战...6
1.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大...6
2.基础设施建设依然薄弱...6
3.整体科技素质亟需提高...7
4.监管服务能力有待提升...7
5.项目长效运行机制短缺...7
二、总体思路...8
(一)指导思想...8
(二)基本原则...8
1.政府引导,多方参与...8
2.综合利用,分类施策...9
3.点面协同,远近结合...9
4.依靠科技,创新机制...9
(三)主要目标...9
三、主要任务...11
(一)循序渐进,推动循环农业示范建设...11
(二)标本兼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12
(三)减量控害,推进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12
(四)规划引导,推进畜牧业稳定健康发展....13
(五)强化监管,保护农业产地土壤....13
(六)持之以恒,加强农业资源保护....14
(七)依法治渔,养护渔业资源环境....15
四、重点项目....16
(一)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示范工程....16
(二)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无害化处理示范工程....16
(三)水土资源保护工程....17
(四)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县建设工程....17
(五)农业综合开发区域生态循环农业工程....18
(六)典型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程....18
(七)畜禽粪污综合利用工程....19
(八)污染耕地修复治理工程....19
(九)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工程....20
(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利用936行动....21
(十一)农业野生植物资源保护与外来入侵生物防控工程....21
(十二)农业生态环境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工程....21
五、保障措施...22
(一)落实绿色发展理念...22
(二)强化组织领导...22
(三)加大资金投入...22
(四)加强科技创新...23
(五)完善体系建设...23
(六)加大宣传引导...24
一、现状与形势
(一)主要成效
“十二五”期间,全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显著成效。
1.农业发展方式有所转变。2015年,提出以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为总抓手,加快我省现代农业建设。省政府与农业部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推进安徽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安徽省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推进方案》,提出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发展思路。省农委印发了《关于开展五大示范行动扎实推进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实施方案》,在全省组织开展绿色增效、品牌建设、科技推广、主体培育、改革创新“五大示范行动”。召开了8次现场会,其中全省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启动会就是以“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为主题。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期间,对我省提出的以生态农业为抓手,推进农业现代化,给予了充分肯定。
2.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不断推进。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用肥的精准性和利用率,扶持开发生物肥、缓释肥和有机复合肥等新型高效肥料品种,鼓励引导农民种植绿肥、施用有机肥,推广免耕覆盖等保护性耕作和化肥深施技术。2015年,全省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面积达到200万亩。大力推广高效、低毒农药和生物农药,降低农药使用量、减少使用次数,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相融合,实现科学用药和精准施药。2015年在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上建立省级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78个,每个示范区核心面积2000亩,辐射推广面积1万亩。
3.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多措并举。“十二五”期间完成160374口户用沼气池,1308处乡村沼气服务网店,81处大中型沼气工程,864处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累计建成秸秆固化生产点97处,秸秆气化站3处。因地制宜开展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和能源化等“五化”利用工作。列入减排任务的规模养殖场粪污治理设施配套率达72%,总结推广8项畜禽粪污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实用技术规范,全省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率接近60%。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步入正轨,其中,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呈现以规模养殖企业为主,以县为单位集中处理为辅的无害化处理机制。
4.产地土壤环保基础性工作逐步强化。组织开展了12个农业面源污染国控监测点,分析测算种植业源、畜禽业源(生猪)污染物流失系数,为农业污染源量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建立10个地膜长期定位监测点,对地膜厚度、地膜材质、覆膜方式、回收方式进行监测,掌握覆膜区域的主要覆膜作物地膜残留动态变化趋势。启动了全省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普查,强化全程质量控制,建立全省农产品产地环境污染数据库及样品库。建立农产品产地环境污染修复示范区4000亩,实施动态监测,开展试验示范。在56个县(市、区)累计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项目面积2500多万亩,强化耕地质量监测和土壤墒情监测,建立了28个国家级耕地质量监测点和280个土壤墒情监测点。
5.典型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模式初步构建。按照“一控两减三基本”的总体要求,在淮河、长江流域、巢湖流域等重点流域启动了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试点项目建设,按照“抓点、带线、促面”的总体要求,采用源头控制、过程拦截和末端治理等综合措施开展面源污染防治,探索构建了“一控两减三循环”的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模式。
6.农业生物资源保护初见成效。连续11年在安庆市14个大型天然湖泊实施“灌江纳苗”,总面积达175万亩。“十二五”期间累计投入资金1.3亿元,放流经济鱼类15亿尾(粒)、胭脂鱼190万尾、大鲵5600尾,有效形成了政府主导、各界支持、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创建国家级、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25个和9个,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7个,在省内主要水域开展了渔业资源监测工作,逐步建立长江、淮河、新安江安徽段及巢湖鱼类数据库。严格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行政审批程序,确保不会对水生野生动物造成伤害,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制定了《安徽省国家Ⅰ级保护农业野生植物采集行政审批办公办事指南》;在大别山区、皖南山区组织开展了农业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初步了解了3类13科19种野生植物资源状况。建成野生大豆等12个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点。组织开展“水花生、豚草、加拿大一枝黄花”等主要外来入侵生物的调查及大铲除活动。全省累计组织近50万人次参加外来入侵生物灭毒除害行动,发放宣传图册50万册,防除面积累计175万亩次,加拿大一枝黄花、水花生、豚草灭除率达60%。
(二)面临的机遇
1.绿色发展已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把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绿色发展已成为时代理念和社会共识。习总书记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指出:“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李克强总理多次指出,要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力度,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促进绿色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出台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等法律法规和改革措施,启动了2年一次的中央环保督察,实施了环保“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各级党政部门、各行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2.农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可以充分发挥农业生态服务功能,促进生态环境改善。习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强调指出: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关系6亿多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关系农村能源革命,关系能不能不断改善土壤地力、治理好农业面源污染,是一件利国利民利长远的大好事。2015年中央1号文件对“加强农业生态治理”做出专门部署,强调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业部出台了《关于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提出“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提出,到2020年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粮食主产县基本实现区域内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到2030年全国基本实现农业废弃物零排放。
3.社会公众的农业生态意识日益增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全民生态环境意识和安全意识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些都为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畜牧业规模化养殖、渔业健康养殖等科学种养技术的推广提供了积极条件,也为农业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搭建了广阔平台。保障安全农产品供给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将是今后农业发展必须兼顾的两个重要目标。“十三五”期间必须强化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面临的挑战
尽管近年来我省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应该看到,由于历史欠账多,农业资源过度开发、农业投入品过量使用、农业内外源污染相互叠加以及水利交通等涉水工程建设等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日益凸显,我省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扭转,未来的任务依然艰巨。
1.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大。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垃圾等污染向农业农村扩散,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水资源日趋紧张。全省人均耕地1.27亩,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6.4%,人均淡水资源974.5立方米,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47.3%。农业投入品过量使用、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农产品安全风险增多,农业资源利用率低,推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十分迫切。
2.基础设施建设依然薄弱。人民群众希望吃上安全、绿色、放心的生态农产品,希望生产农产品的产地环境质量优良,但仍然不时暴露出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重金属超标等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希望乡村是一个放松心情、休闲体验的美丽田园,但仍时常看见田间地头垃圾随处堆放、养殖场周边环境问题突出、鱼塘水体富营养化等脏乱差景象。由于长期对农村环保设施投入不足,农业生态欠账较大,农业污染防治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远不能满足当前公众的要求,加快农业生态环保设施建设任重道远。
3.整体科技素质亟需提高。现代农业应是集资金与技术结合,融合农耕、生态与工程技术于一体的行业,对管理者和从业者的科技素质要求都应较高。但目前我省农业正存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转型期,相当一部分业主在资金、管理和意识上还跟不上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职业农民尚在起步阶段,导致农业生产在规划、投资和管理等方面对生态环保的重视不够,局部性、个别性农业环境问题突现。
4.监管服务能力有待提升。农业生态环境监管体系尚不健全,监管手段和执法条件弱,难以适应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监管需要;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质量安全追溯、农业投入品监管、农业生态环境污染防治和修复技术创新等投入不足;农资市场上仍存在销售禁用、淘汰的农业投入品现象,农业投入品超范围、超剂量使用,给农产品生产带来安全隐患。
5.项目长效运行机制短缺。近年来,我省虽然在农业环境保护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各级部门启动实施了一批试点示范项目,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明显改善。但从农村总体来看,还远不能满足农村生态环保的要求。当前实施的农村生态环保项目基本以项目为载体,以工程设施建设为主要内容,在“点上”的效益突出,未能形成“面上”的带动,可复制性不强。部分项目建成前两年运行良好、效果突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缺乏持续投入和长效运行机制的建立,对设施缺乏维护,项目效益难以长期发挥。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农业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准,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核心,以农业产业化为总抓手,调整结构优化布局,推广绿色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和技术,有序开发利用农业自然资源,有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加快构建现代生态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切实推进农业产业与农村生态协调融合发展,促进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1.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强化政府在规划引领、示范带动等方面的主导作用,通过政策支持、环境倒逼等手段,落实生产经营主体在农业污染防治、资源循环利用中的主体责任,形成社会联动的发展氛围。
2.综合利用,分类施策。以资源化利用为重点方向,加强农业废弃物的回收和处理,实现就近就地就量利用。根据不同废弃物特性和当地的资源条件,合理选择处理技术和工程措施,突出实效。以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为抓手,推进种养布局优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资源循环利用等重点工作。
3.点面协同,远近结合。一手抓整体协同,一手抓重点突破。坚持试点引领、示范带动和面上推动相结合,打造典型,树立样板,以“盆景”带动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风景”。一手抓长远战略规划,一手抓阶段性任务落实。紧紧抓住当前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破解难题,化危为机;紧紧围绕农业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创新机制,提升产能。
4.依靠科技,创新机制。加强农业生态环境适用技术研究、开发和推广,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以技术创新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创新机制,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整合资源,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内外呼应的工作格局。
(三)主要目标
到2020年,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进一步提高,规模畜禽养殖污染得到基本治理,主要农作物农药化肥实现零增长,农业面源污染加剧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农业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农业产业布局更加合理,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得到全面推广,基本形成与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体系。
——农业用水总量得到控制。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35。
——农药化肥实现零增长。初步建成科学施肥管理和技术体系、病虫害可持续治理技术体系,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0%,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90%以上,主要作物化肥、农药利用率达到40%。
——畜禽养殖污染得到有效防控。规模畜禽养殖场布局更加合理,农牧结合型畜禽养殖业比重明显提高,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配套建设废弃物处理设施比例达到80%以上,基本解决规模养殖场污染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问题。2017年底前完成禁养区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的关闭搬迁工作。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显著提高。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70%以上,农膜回收率达到80%,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面积达到700万亩,建成一批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区(县)。
——农业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农业耕地保有量不低于582.4万公顷。农业耕地质量得到提升,耕地基础地力提高0.5个等级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0.2个百分点。耕地酸化、污染等问题得到有效控制,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4%左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农村环境得到改善,农村环保设施得到加强,新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示范区8个,全面完成第二次农业污染源普查。
——农业环境监测能力得到提升。按照《安徽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实施方案》要求,加强农业面源污染动态监测,提升农业环境监测能力和应急能力。
——农业生物资源保护进一步加强。重要水生生物资源、农业野生植物资源和畜禽遗传资源得到保护,主要外来入侵生物得到有效遏制。
表1“十三”期间全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主要指标
三、主要任务
(一)循序渐进,推动循环农业示范建设。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积极推进生态农业、循环农业,主推稻鸭共育、立体种养等生态农业技术模式。组织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严格农业投入品监管,实施控肥、控药、控添加剂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管控措施,加快建设园艺作物标准园、畜禽规模化标准养殖场和水产健康养殖场。
(二)标本兼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立回收利用及安全处置体系。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建设田间垃圾收集设施,建立乡村物业管理站,对农药包装及残膜等废弃物进行定点堆放、定期处理。积极探索以市(县)为单位,建立农药包装等有毒有害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中心,对农药包装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示范推广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推广使用厚度为0.01毫米以上的地膜,鼓励使用可降解环保型地膜;开展试点示范,推广适时揭膜、机械拾膜等科学使用地膜技术。大力推广秸秆还田、秸秆养畜、生物转化、生物质能源等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促进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燃料化、原料化利用。
(三)减量控害,推进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推进现代信息技术融入肥料统配统施服务,催生线上线下等多种服务,提高配方肥覆盖率和到田率,在更大规模和更高层次上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向纵深发展。开展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围绕农牧结合、种养循环,鼓励农民积造农家肥,施用商品有机肥,推广有机肥资源高效利用技术。推广秸秆粉碎还田、快速腐熟还田、过腹还田等技术,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充分利用江淮丘陵冬闲田和南方茶果园土肥水光热资源,推广种植绿肥。扎实推进农药减量控害行动,抓好各项技术措施的落实。大力开展绿色防控,提高绿色防控覆盖率,减少施药次数;大力推广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大中型高效药械,提高农药利用率,减少农药使用量;强化病虫监测预警,加强病虫害抗药性监测,力争做到精准施药;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推进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实现病虫害的可持续防控。
(四)规划引导,推进畜牧业稳定健康发展。以加强规划引导为重点,坚持规范执法监管、推动科技进步、强化指导服务为手段,以实施农业部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为牵动,以提高全省规模畜禽养殖场(小区)配套建设畜禽粪污处理设施覆盖率和推进依法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小区)为重点,大力推广废弃物产生减量化、处理无害化、利用资源化,加快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促进畜牧业发展由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围绕生猪、奶牛等主要畜种,打造一批粪污综合利用示范点。开展整县推进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试点。
(五)强化监管,保护农业产地土壤。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平衡土壤养分。通过粮豆轮作套作、固氮肥田、种植绿肥,实现用地与养地结合,持续提升土壤肥力。通过耕作层深松耕,打破犁底层,加深耕作层,推广保护性耕作,改善耕地理化性状,增强耕地保水保肥能力。控施化肥,减少不合理投入数量,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认真贯彻落实“土十条”,全面摸清底数,做好土壤和农产品协同监测,依法依规科学推进农产品产地分类指导工作。抓好污染物协同监测,摸清本底。抓好分类治理。在已开展的普查工作基础上,开展农产品产地安全分类评估。抓好治理修复。总结铜陵义安区修复经验,在类似区域验证推广,探索试点重度污染区域的轮作休耕制度。按照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部署,启动第二次全省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加强农业面源污染定点监测,建立完善农业面源污染监测体系。继续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农田生态拦截等项目,减少农业源排放,抓好氮磷污染减排。规范和引导畜禽养殖场实施好污染防治,科学规划布局畜禽养殖,推行畜禽清洁养殖和规模化养殖场标准化建设,深入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抓好畜禽污染防治。建立健全农业面源综合防治运行机制。
(六)持之以恒,加强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在大别山区、皖南山区等重点区域,对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农业野生植物物种,开展系统调查,查清每个物种的分布范围、地理位置、种群数量、生态环境和濒危状况,对所有调查的种群进行定位,全面掌握我省农业野生植物资源状况。对处于濒危状态、亟需保护的重点农业野生植物,建立原生境保护区,在大别山区、皖南山区建设主要农业野生植物资源异位保存圃,开展农业野生植物资源抢救性收集,并对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功能基因进行标记和开发利用,实行农业野生植物资源专利保护。组织开展外来入侵生物现状调查,摸清我省主要外来入侵生物种类、数量、分布和危害等情况,建立信息数据库。建立外来入侵生物风险评估与监测预警网络,强化监测预警,争取做到早发现、早扑灭,最大限度地减轻危害程度。对新传入、发生面积较大、危害严重的外来入侵生物,及时启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组织实施灭毒除害行动。同时,加大外来入侵生物变废为宝、化害为利等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力度,探索外来入侵生物防治新途径。
(七)依法治渔,养护渔业资源环境。认真贯彻国务院《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和安徽省政府实施方案,坚持依法养护渔业资源。加快制修订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科学划定养殖区域,明确限养区和禁养区,严格控制限养区养殖规模,将法律法规规定禁止养殖以及水域环境受到污染不适宜养殖的区域划入禁养区,大力推进水产标准化健康养殖,推进开展水产养殖面源污染防治,压减污染养殖产能。切实推进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和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建设,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扩大放流规模和社会参与度,因地制宜在湖泊、水库、城市景观水域等开展以滤食性鱼类为主的“放鱼养水”活动,全面推进以渔净水。加强对中华鲟、长江江豚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保护和救治,规范水生野生动物经营利用行为。探索在长江干流和重要水域推行全流域禁捕,以加强对重要渔业资源和珍稀濒危物种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等重要渔业水域的保护,减缓水生生物多样性下降的趋势。
四、重点项目
(一)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示范工程。开展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水产养殖场和屠宰场标准化改造,改善养殖和屠宰加工条件,完善粪污处理等设施,促进循环利用。到2020年建设15个以上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发展示范县,促进种养业绿色发展。以畜禽规模养殖场为重点,建设大型沼气工程、生物质燃气提纯利用及有机肥加工设施,发展以秸秆综合利用和沼气为重点的生态循环农业。
(二)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无害化处理示范工程。建设一批可持续发展实验示范区和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点,探索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在规模化养殖场和养殖密集区,建设和完善畜禽粪污综合利用设施。推广使用加厚地膜和可降解农膜,建立农业投入品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设施。实施秸秆机械还田、青贮饲料化利用、食用菌生产原辅料利用,配置秸秆还田深翻、秸秆粉碎、捡拾、打包等机械,建立健全秸秆收储运体系。完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建成覆盖饲养、屠宰、经营、运输整个链条的无害化处理体系。
(三)水土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水土保持工程,以小流域为单元,以水源保护为中心,推广先进适用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针对新要求开展集成研究,形成以水肥一体化为核心的农业种植新模式。推进测墒灌溉,开展水肥一体化相关机理研究。在重点作物上搞好技术模式筛选和集成创新,开展对比试验,摸索技术参数,形成本区域主要作物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围绕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充分利用粮棉油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和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等平台,建立高效节水农业示范区,开展试验示范,集成技术模式,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形成行政、科研、推广、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五位一体的推广机制。计划到2020年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面积达到700万亩以上。
(四)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县建设工程。以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促进果菜茶质量效益提升为目标,突出果菜茶优势产区、核心产区、知名品牌生产基地,强化政策扶持,依靠科技进步,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及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加快有机肥替代化肥,实现节本增效、提质增效,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2017年,全省遴选若干茶叶、蔬菜重点县(市、区)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创建一批茶叶和蔬菜知名品牌,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有机肥替代化肥的生产运营模式。到2020年,果菜茶优势产区化肥用量减少20%以上,果菜茶核心产区和知名品牌生产基地(园区)化肥用量减少50%以上。在果菜茶优势产区加快推进“三品一标”认证,100%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农产品质量安全行业标准。优势产区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1.2%或提高0.3个百分点以上,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1.2%或提高0.2个百分点以上,菜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稳定在2%以上。果园、茶园、菜地土壤贫瘠化、酸化、次生盐渍化等问题得到有效改善。
(五)农业综合开发区域生态循环农业工程。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区域生态循环农业项目建设,开展生态农业技术试验示范,总结提炼经验模式。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以解决一定区域范围内农业生产、生态循环突出问题为导向,充分利用现有的农业生产条件和产业基础,发挥农业部门行业技术优势和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引导作用。项目实施将科学合理地选择生态农业循环模式,开展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副资源综合开发、标准化清洁化生产等方面的建设,促进农牧结合、种养循环,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六)典型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程。依据《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总体规划》,以流域农业面源综合治理为基本理念,通过农田面源污染防治工程、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程、水产养殖污染减排工程、和地表径流污水净化利用工程建设,优化调整农业结构和布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广资源节约型农业清洁生产技术,关闭禁养区养殖场,异地重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因地制宜建设畜禽粪污处理设施、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及农业废弃物田间暂存利用设施,恢复农田生态系统,促进农业面源污染减排,探索高效治理模式,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保育型可持续农业发展。建设一批典型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示范区。通过综合治理,示范区化肥农药减量20%以上,畜禽粪污、农村污水处理利用率达到90%以上,化学需氧量、总氮和总磷排放量分别减少40%、30%和30%以上,为我省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提供样板。
(七)畜禽粪污综合利用工程。在污染严重的规模化生猪、奶牛、肉牛养殖场和养殖密集区,按照干湿分离、雨污分流、种养结合、循环利用的思路,建设一批畜禽粪污原地收集储存转运、固体粪便集中堆肥或能源化利用、污水高效生物处理等设施和有机肥加工厂。积极推广畜禽养殖粪污处理与综合利用技术模式,以县为单位建设一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示范点、养殖密集区畜禽粪污处理和有机肥生产设施。到2020年,争取1个市、20个县实现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重点建设规模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示范项目300个。
(八)污染耕地修复治理工程。根据耕地土壤污染程度、环境风险及其影响范围,确定治理与修复的重点区域,在污染耕地集中区域优先组织开展治理与修复。因地制宜改良农田基础设施,改造清淤灌溉沟渠,新建灌溉水净化设施,提升灌溉水环境质量。采用低积累品种替代、水肥调控、土壤调理、秸秆回收利用、种植结构调整、划定农产品禁止生产区等措施,逐步实现农产品安全生产和耕地有效利用。建设受污染耕地治理修复技术与产品验证评估基地1个,基地200亩,开展治理修复技术及产品的筛选、验证和评估,重点建设田间灌排设施和技术产品研发配置场所。
(九)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工程。打好共抓长江流域大保护硬仗,继续实施禁渔区和禁渔期制度,探索长江流域捕捞渔民转产转业工作,推进渔民“退捕上岸”,逐步压减捕捞强度,推动长江全面禁渔。扩大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在长江、淮河、新安江安徽段和巢湖等重要渔业水域及皖南、皖西山区溪流湿地,年增殖放流各类经济水产苗种和濒危水野动物幼体3亿尾(只),修复水域生态,增加水体生产力。加强保护区建设,启动中华鲟、江豚拯救行动计划,新建一批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水生动物自然保护区,配备管理船只、标识、救助工具等基础设施,强化巡查管理,推动解决“引江济淮”工程影响补偿工作。以主要河流和湖库为重点,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和水域生态环境监测能力现代化建设,建立健全省级、市级和重点县三级渔业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推广新型监测技术,建设预警监测评价、开发与应用服务技术平台,为渔业水域污染事故和重大生态灾害的应急处置提供支撑。
(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利用936行动。围绕重点资源,加强统筹规划,紧扣保护、监测和利用3个重点环节,以列入国家级、省级保护名录品种为重点,加快建设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三类主体。按照原产地优先、鼓励多点保护的原则,分批建设40个以上省级保种场,设立10个以上省级保护区,建设省级畜禽遗传资源基因库。到2020年,力争列入国家和省级资源保护名录的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率达到90%以上,力争利用地方畜禽遗传资源培育国家级畜禽新品种或配套系3个以上,产业化开发的畜禽遗传资源比例达到60%以上,培育壮大一批畜禽种业龙头企业,优质畜产品生产能力和畜禽种业竞争力进一步提高。
(十一)农业野生植物资源保护与外来入侵生物防控工程。完成皖南山区农业野生植物资源和重点保护植物资源调查任务,建立健全国家重点保护农业野生植物资源数据库,建设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区、异位保存圃,协助有关部门抢救性收集农业野生植物资源。组织开展外来入侵生物调查,摸清底数,建立农业外来入侵生物信息数据库,组织开展外来入侵生物大铲除工作,防止外来入侵生物无序蔓延。
(十二)农业生态环境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工程。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设和完善遥感、固定观测和移动监测等一体化的农业资源监测体系,建立土壤污染、农业面源污染、野生植物、外来生物监测网点,建立土壤样品库、信息中心数据平台,通过逐级上报和数据分析方法,及时掌握全省农业资源状况,为领导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五、保障措施
(一)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坚持把生态环保理念融入到农业产业发展全过程,从产业的规划入手,根据各地资源条件和环境容量,做好区域性产业规划布局。推动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上下游产业衔接配套,促进各产业资源多层次循环利用,实现农业生产体系的良性循环。
(二)强化组织领导。进一步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科学咨询和综合决策机制、专家会审制、定期协商会商制、信息发布制等,促进农业生态环境决策和管理的科学决策民主化;建立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目标责任制、问责制、行政责任追究制和行政监察制度;严格考核,定期检查和监督;逐步形成统筹协调、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机制。
(三)加大资金投入。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在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方面的引导作用;积极争取省和地方财政加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资金投入,在预算中安排本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补助资金;建立和完善资源补偿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制度。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运用市场机制,吸引社会、企业和农民投资,参与农业和农村环境保护设施建设。培育从事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农业环境污染治理的专业化企业和组织,探索建立第三方治理模式,实现市场化有偿服务。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化养殖场等,采用绩效合同服务等方式引入第三方治理,实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整体式设计、模块化建设、一体化运营。
(四)加强科技创新。组织科研教学单位和科技人员,加强科技创新研发,着力对水、土、肥和生物资源节约与合理利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生态恢复与重建,外来入侵生物风险评估与防治,农产品重大质量安全事件应急处置等关键技术,进行科技攻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充分发挥科技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中的支撑作用。
(五)完善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业生态环境管理和技术服务体系,重点建立健全县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机构,充实人员力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装备水平,强化培训,提高队伍素质,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制定完善安徽省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使用,节水、节肥、节药等农业生产技术及农业面源污染监测、治理等标准和技术规范体系。依法明确农业部门的职能定位,围绕执法队伍、执法能力、执法手段等方面加强执法体系建设。
(六)加大宣传引导。加强农业环保法规宣传,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环保意识和法制意识,自觉遵守环保法规,杜绝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违法行为。增强农业企业环保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督促农业企业加大对环保设施的投入。加强农业清洁技术应用宣传,使广大农业生产者树立清洁生产意识,具备应用清洁生产技术的能力,在生产过程减轻对农业环境的影响。加强农业投入品使用宣传,引导农业生产者科学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营造有利于农业生态保护和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发动群众参与农业生态环境建设。
热门资讯
HOT NEWS
热门视频
HOT VIDEOS
推荐
Original